作者:周勻
近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本市進一步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形成適度超前的城市充電網絡
《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形成適度超前的城市充電網絡,到2025年,滿足12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全市車樁比不高于2∶1。建立以信息高水平互聯互通、智能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健全、統一有序惠及民生為特色的新型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實現行業發展“五個轉型”。
今年1月末,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傮w目標是,到“十四五”末,我國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具體包括七項重點任務。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出臺的《意見》提出的規劃和措施上大抵沿襲了《實施意見》的指導思想,并根據自身作為超大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細化,但是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此之前,山東、廣州、深圳等多地已經相繼出臺了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舉措。
完善小區充電設施建設
協同推進機制
在《實施意見》中,“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被列為第一條,包括完善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推進機制、推進既有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嚴格落實新建居住社區配建要求、創新居住社區充電服務商業模式等,這也是《意見》重點且詳細提及的領域?!兑庖姟吠瑯犹岢?,完善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協同推進機制,并予以詳細描述。具體內容是,夯實各區充換電設施屬地化建設管理責任,建立老小區與新小區充電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機制。老小區以“一樁多車”共享為原則,符合條件的小區應將共享充電設施建設列入小區綜合改造范圍,利用新增公共車位開展共享充電樁建設。新小區以“一車一樁”原則配建。對已建成的新小區,通過智能樁推廣和統建統營等方式,解決供電容量不足問題。
社區(小區)充電設施建設之所以成為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政策強調的重點,原因是在現階段乃至未來一個相當長的階段,對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用戶而言,最主要、最便捷的充電方式就是在居住地充電,這部分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務之急,完成后就可以滿足用戶基本充電需要。而相對于新社區(小區)來說,老社區(小區)相關設施的建設,又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
《意見》提出,落實汽車廠商充電設施配建責任。具體舉措是,建立電動汽車智能化充電設施配套責任落實評價制度,將汽車廠商為消費者落實充電設施的情況納入上海銷售電動汽車享受專用牌照政策評價體系,采取企業承諾、企業自查、定期報告、第三方抽檢等方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夯實汽車廠商充電設施配建責任。這一舉措是上海市的獨創,將有利于協調動員各方力量加快充電設施建設,未來其成功經驗可在全國復制推廣使用。
地方政策是
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
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車零售量達到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創下新高;滲透率達14.8%。也就是說,每銷售100輛汽車,就有將近15輛是新能源汽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各種問題也日益顯現。充電難成為阻礙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最大障礙,在各項因素中占比達42%。有大約半數消費者表示,在生活半徑中,充電困難、一樁難求,說明這一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程度。
一方面,“充電難”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過程和時間,也只有在其發展過程中去加以解決。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和各地方政府顯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認識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體來說,地方政府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角色,需履行主體責任。因為地方政府在其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首先,對上需要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政策方針。其次,對下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安排部署相應的實施細則。以上海市為例,這里既匯聚了特斯拉和上汽集團這樣的重量級新能源汽車巨頭,又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解決好“充電難”問題就顯得尤為必要,已成為當務之急。
相信在各地紛紛出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政策的大背景下,“充電難”問題終將得到緩解乃至解決,進而令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之路走得更為通達順暢。(作者單位:五礦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