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組織的“再生有色這十年”主題展在北京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辦公大樓一樓開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的“赤泥蝶變”展覽同時開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協會領導范順科、王健、段德炳、朱景兵、陳學森以及協會各部室負責人參觀展覽,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赤泥綜合利用推進辦公室主任王吉位陪同。
展覽首先播放了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格林美武漢公司時的畫面,習近平說:“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產業,使垃圾資源化,這是化腐朽為神奇,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希望企業再接再厲。”
葛紅林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闡述了“垃圾”與“資源”的辯證關系,強調了廢棄物的時空屬性,明確做出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產業”的重要判斷,為我國再生金屬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葛紅林詳細詢問了再生鋁破碎分選單線關鍵技術、節能環保、保級利用等新科技的研發和應用情況,并對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他表示,再生金屬分會要廣泛凝聚各方力量,大力推廣再生有色金屬產品應用。尤其在“雙碳”目標下,要加強汽車輕量化、5G等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有色金屬工業碳減排作更大貢獻。
在“赤泥蝶變”展臺,葛紅林表示,很高興看到赤泥多種利用途徑,赤泥路用和膠凝材料等大規模應用途徑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高度重視赤泥產品質量,確保應用安全。
據了解,“再生有色這十年”主題展共分為“城市礦產變廢為寶”“銅煥新生”“鋁行天下”“再生有色十年成就”4個篇章,以圖片、圖表、實物、藝術品等多種形式配以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積極成就。展區內共有40余件再生金屬制品及文創產品展出。“赤泥蝶變”展覽通過實物、模型、圖片等形式,將赤泥綜合利用產業化成果進行展示。赤泥回收鐵粉、硅鋁粉、硅鐵粉、粉體填料、赤泥基復合材料、赤泥混凝土、工藝品、道路磚、護坡磚等實物樣品,和赤泥路用模型,使得赤泥產品應用情形盡顯眼前;應用展示圖依據赤泥特性分類,從粉體材料、金屬回收、膠凝材料、路用材料和建筑陶粒材料等5方面,對赤泥應用領域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展示。(葉倩)